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万家便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6|回复: 0

[文化] 重绘大明应天府: 江南百景图里的“南京”令人耳目一新

[复制链接]

6

主题

8

帖子

3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7
发表于 2020-9-10 16: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伴着悠扬的琴音和笛声,挑着担子的商贩在水网密布的街巷中穿梭,拿着风筝的孩童在黛瓦粉墙的民居前嬉戏……这些脱胎于仇英《清明上河图》、徐扬《姑苏繁华图》等古画的场景,2020年7月2日,二次元方式的古风模拟经营类手游江南百景图正式上线,玩家将梦回明朝江南地区,成为城市的设计师,重绘明朝江南盛景,游戏一经推出令人耳目一新。
1.jpg
  走进《江南百景图》,玩家“穿越”到明代,“种田”“挖井”“造林”,亲手营建属于自己的江南,重绘大明江南盛景。玩家需要“治理”的第一城,便是明朝的都城应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2.jpg
3.jpg
南京夫子庙秦淮河  图源:方飞

  在《江南百景图》中,南京的文化地标建筑随处可见。在应天府的西北一隅,一座九层宝塔高耸入云,指尖划过屏幕,檐角的风铃叮当作响,是应天府地图中最大的建筑。这座气势恢宏的宝塔,就是享誉世界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
4.jpg
▲游戏中的琉璃宝塔
5.jpg
▲如今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

  明代南京称应天府,大报恩寺是城中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寺庙。明永乐年间寺毁于火,明成祖朱棣下令于原址重建。这座寺院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至宣德年间才完工,其中最辉煌的建筑是通体琉璃、佛灯长明的九层琉璃宝塔。它矗立在长江的港口,是大明王朝繁荣的象征,令无数西方探险家心醉。落成200年后,荷兰画家约翰·尼霍夫赞其“光辉业绩完美证明了那句关于‘不朽’的古谚”。
6.jpg
▲明 • 大报恩寺琉璃构件
现藏于南京市博物总馆

  除了这些标志性的建筑,南京的民居也在游戏中“露了脸”,游戏中描绘的南市街至北市街的一段繁盛景象,民居造型精美,且多为马头墙造型。

7.jpg
▲游戏中的应天府民居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是江南民居的共性。南京传统民居兼具古徽派民居和典型的江南民居的特色:外观朴素典雅,用原色的青砖砌到顶,青灰勾好丝缝,覆顶用蝴蝶瓦。马头墙也有很多样式,如独立屏风造型,或呈三山屏风、五山屏风造型,有一种古朴整饬的美感。
8.jpg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甘熙宅第)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馆址甘熙宅第,俗称“九十九间半”,是南京目前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这座巨大的私人宅院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历经兵灾战火、风雨侵蚀,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精巧的建筑构造、质朴的建筑雕饰被建筑界泰斗吴良镛先生誉为“民族瑰宝”。

  除了建筑,《江南百景图》里的人物也和南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玩家在游戏里可以和“名人”做邻居,比如定都南京的朱元璋、七下西洋的郑和等。
9.jpg
▲游戏中的人物“郑和”

  南京是郑和七下西洋的启航地,是他生活、任职近30年的城市,留下了不少有关于他的地方,比如南京郑和宝船遗址公园,坐落于600年前的龙江宝船厂遗址之上,是当年建造郑和出海远洋宝船的,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官办造船厂。
10.jpg
▲南京郑和宝船遗址公园
图源:@玩玩而已zyy

11.jpg
▲明 • 舵杆
现藏于南京市博物总馆

  “游戏就像一本书,不止局限于娱乐。”

  很多人说,玩着《江南百景图》,感觉历史中的景物、人物都“活”了。地图上,城市外郭围筑着城墙,城内河流纵横密布,正如现实中的南京城,明城墙高耸,秦淮河蜿蜒。
12.jpg
▲南京城墙

  江南风雅传承至今,融入手游等文创产品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激起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共鸣。游戏的开发者曾经写下立项初衷:尝试通过这款游戏告诉世界,中国风有江南百景的另一种叙事。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南京,正为中国风提供别样而灿烂的元素。

  参考文献:

  1.钱海月《南京传统民居建筑艺术探义》
  2.杨英《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3.徐龙梅《从甘熙宅第到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名城南京网编辑综合整理,素材来源自:
  南京市博物总馆、南京发布、南京文旅、南京头条、人民日报海外版、江南百景图等。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涉侵联系必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cnj ( 皖ICP备2021002532号-1 )

GMT+8, 2024-3-29 08:2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