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便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7|回复: 2

明孝陵老照片,一代帝王的最后归宿

[复制链接]

25

主题

57

帖子

17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2
发表于 2020-9-19 01: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严格意义上说,明孝陵的名称似应属于马皇后。因为:明,为明朝;陵,乃王陵;而孝陵的“孝”,则系马皇后谥号(马氏死于先),陵墓由“孝慈”封号得名。虽然陵墓为朱元璋所建,但完全可以在其下葬之后以朱皇帝自己的谥号正式命名,不知是朱元璋本意,还是其后人疏忽?

朱元璋,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皇帝,死后葬于南京紫金山。其后人涉及皇陵除明东陵、十三陵、明显陵外还有几处,恐怕一时难以定夺,但自朱元璋之上的明代皇陵共有三处,分别为江苏盱眙县的明祖陵(朱元璋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安徽凤阳县的明皇陵(朱元璋父母及兄嫂墓地),南京的明孝陵。

明孝陵是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它位于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南京、也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帝王陵墓之一,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中国历代帝王对其陵地的选择非常慎重,一般在位即开始选址动工。朱元璋称帝不久,就把精通天象的刘伯温和徐达、常遇春及汤和等大臣召来,共商选址大事。朱元璋命各人先把拟选墓址写在纸上并藏于袖中,然后同时拿出字条,结果五人条上都写着“独龙阜玩珠峰”。故朱元璋陵墓的地址就这样定了下来。

明孝陵自洪武九年(1376年)开始兴建,其间为佛教鼎盛时期,不仅迁走了周边的几十座寺庙,还有不少前人的陵墓。因数百米开外就是孙陵岗(今梅花山),即三国孙权的陵墓,朱元璋说了一句:“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着他守门”,故而得以保存下来。

洪武十五年(1382年),陵墓一期工程结束。翌年,皇后马氏去世。马氏因其贤淑仁慈,母仪天下,深得朱元璋敬重,朱元璋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将其灵柩葬入陵墓,封“孝慈皇后”,明孝陵由此而来。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建成,建陵工程宣告结束,历时23年。同年6月,71岁的朱元璋病逝,遂开启地宫与马皇后合葬,谥号“圣神文武钦明应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庙号“太祖”。

明孝陵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明代之前少见。据史料记载(版本很多),朱元璋下葬时,有40位嫔妃殉葬,其中2人葬在孝陵东西两侧,38人陪葬于孝陵。孝陵卫5000兵丁驻守,放千余头鹿,脖间皆挂银牌:盗墓者死。

中国古代历史一向对帝王的死亡时间十分重视,而唯独对朱元璋的记载扑朔迷离。史学家认为,这可能与朱元璋钦定的王位继承人朱允炆,想延长各位远在外地的皇叔藩王前来奔丧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继承大统有关。朱允炆在朱元璋死后7日内就迅速下葬(马皇后为44天,一般为30天左右),致使朱元璋的儿子们还没赶到南京,孙子就把这位明太祖送进了地宫。

这一明显违背祖制、有悖当朝丧仪和民间习俗的非常举动,实属“大不敬”,不仅授人以柄,导致朝野私下议论日盛,次年还引发了明朝宫廷的一场惊天巨变。坐镇北平的朱元璋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以此为借口,骤然起兵,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于四年后攻破南京,夺取了王位,并把明朝的都城就此迁往北平,改名为“北京”,南京改为留都。

有关明孝陵是否被盗,尽管众说纷纭,但经前些年专家用科学仪器多次定位探测之后,明确认定原封未动。这一点,南京十三道城门同时出殡和朱元璋葬于朝天宫的传说(南京三大怪:老头怕老太,小伙买表姑娘戴,十三城门出棺材),朱元璋去世三年前主持孝陵工程的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之死,朱元璋遗言“丧仪物一以俭素,不用金玉”的传出,以及坚如磐石、墓道曲折、地宫偏移中轴线的陵墓精巧设计,还有就是地处近郊便于守护的位置,特别是长达二百七十多年的明朝统治,包括清朝统治者为安抚民心而多次祭奠明朝诸帝王陵(乾隆专为朱元璋题写“治隆唐宋”,称其超越了唐宗宋祖),都为保护陵墓免于盗掘,有意无意间发挥了影响和作用。

正因如此,明孝陵博物馆除了依据仪器探测的方位及面积空间,推测模拟了想象中的地宫布局陈设之外,基本没有地下陪葬的文物可言。就连这种“推测”,也是分析北京十三陵应是依明孝陵规制而建,故而以十三陵为参照物,倒过来遵循其内部构造制作了三维影像资料。回过头来看,在强化保护措施的前提下,暂不开发或谨慎发掘皇陵,是对文物资源最大保护的这一文保基本方略,无疑是非常明智的。
1.jpg
凤阳明中都皇陵《大明皇陵之碑》拓文  为朱元璋亲自御书
朱元璋没有在明孝陵给自己留下碑文,但凤阳明皇陵的自撰碑文堪称天下奇文。历代皇帝书碑、立碑者不乏其人,前有武则天乾陵的无字碑,后有乾隆地宫里的经文碑,尚未曾见过一位皇帝如此坦诚地披露自己的卑微出身,痛陈从乞丐、和尚到皇帝的人生历程,朱元璋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开帝王忠于史实不作粉饰总结一生的先河。

2003年7月,在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而成为世界遗产成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57

帖子

17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2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01: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1405年,(永乐三年),明孝陵历时25年建成,当时有5000名士兵守卫,是普通老百姓的禁地,陵区种了10万棵树养了1000多只鹿。清初统治者也有效地保护了明孝陵,以争取汉人的支持。然而,到了晚清,社会动荡不安,加上南京战事导致地面木构建筑被毁。当时明孝陵的建筑遗存,殿顶及墙檐屡经兵燹已损毁殆尽,而在神道上也是杂草丛生,所看到的景象和现在完全不同。图为:约翰·汤姆森1872年拍摄的南京明孝陵照片

2.jpg

1.jpg

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57

帖子

17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2
 楼主| 发表于 2020-9-20 06: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为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成员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 于1872年拍摄的南京明孝陵神道石人照片,经现代技术修复成彩色,从当时(1872年)的神道现场分析,清之前似乎是没有植被的存在,虽然这里曾是太平天国(1851-1864)与清政府的战场,遭战火的涂炭,但总应有残迹存留,然而从照片上看不出神道及周边存留植被的痕迹。
1.jpg
2.jpg
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  1837-1910)出生于爱丁堡,早年学习光学仪器制造,并学会了摄影术。1870年末,汤姆逊从广州开始了中国之行,先后到达了汕头、潮州、厦门,从闽江口进入福州。1871年4月到达台湾,短暂返回香港后再次北上,8月到达上海,经过胶州湾和天津于9月份到达北京。10月底从北京返回上海,然后沿长江逆流而上,到达汉口、宜昌,拍摄了长江三峡,返回途中,拍摄了九江、南京等城市。1873、1898年先后出版了《中国和中国人画报》、《镜头中的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cnj ( 皖ICP备2021002532号-1 )

GMT+8, 2024-4-20 13:01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