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便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6|回复: 0

[文化] 溧水城隍庙即将迎客,看看她的史迹与传说

[复制链接]

13

主题

21

帖子

7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6
发表于 2020-9-17 20: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南京都市圈重要的人文民俗旅游景点,溧水城隍庙文化街区近日传来好消息!经过近三年的精心建设,城隍庙文化商业街区已基本建成,预计今年10月初能够开街试运营,记忆中的城隍庙即将重现,来看看南京溧水城隍庙的史迹与传说:
640.jpg
86.jpg
  溧水城是一个古老的县城,隋朝建县至今一千四百多年,千百年来,溧水虽然不大,但是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溧水是个重文化的地方,小小溧水竟出了两个状元,几十个進士;溧水的寺庙很多,直到文革之前,很多寺庙还有香火,后来才逐步消失。

在以前,特别是解放前后,很多庙宇建筑完整,和尚、道士、尼姑都在,香火也很旺盛,如:火神庙、木童庙、观音庵、东岳庙、降福庙、永寿寺、三公庙、三圣庙、文庙(被日寇炸毁)、兴教寺、开福寺等等。溧水的佛、道、儒三教同全国一样已经相互包容相互融合,而本文着重介绍我们溧水最大的庙宇~城隍庙!

溧水城隍白季康,七品县令尊为神

“城隍”是道教所传守护城池的神灵。在封建社会,各州县都有城隍庙,各地城隍庙中供奉的城隍都不同,他们大多是爱护当地老百姓,为当地做过许多好事的官吏或名人。在溧水被尊为城隍神的就是唐代本县的一位县令、大诗人白居易的堂叔白季康。白季康一个七品县令,怎么就做了受人祭祀崇拜的城隍?这其中确有原因。
85.jpg
白季康原籍山西太原,从他的祖父起移家到下邽(今陕西渭南县)。他先后任过华州下邽县尉、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丞和徐州彭城、江州浔阳(江西省九江市)、宿州虹县(今安徽泗县)县令,约在唐贞元十四年(798)前到溧水仁县令。也就是这一年,白居易从老家来到溧水读书,后由白季康举荐,通过了宣州的乡贡考试,以宣州贡生身份进京赶考,中了进士,从此开始多彩人生。

据旧溧水县志记载:白季康在任时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最后死于任上,溧水百姓怀念他,把他奉为城隍。县志里还收录了许多歌颂白季康的诗文,说他保佑溧水“蝗不入境”、“火不延二”、“水不停宿”等。当然白季康的这些功绩已属神话传说的范畴。

据研究,白季康之所以被奉为城隍,首先是因为他的堂侄白居易给他写了墓志铭。在大和八年(834)到下邽参加白季康与夫人合葬的葬礼时,挥笔写下了“唐故溧水县令太原白府君墓志铭并序”一文。这是一篇歌功颂德之作,文中称赞道“公为人温恭信厚,为官贞白严重。友于兄弟,慈于子侄,乡党推其行,交友让其才。自尉下邽至宰溧水,皆以廉洁通济见知于郡守,留誉于朋僚”。白居易是伟大诗人,他撰写的这篇墓志铭一经流传,便无形中提高了白季康的知名度,这就为白季康当城隍起了促成作用。

第二个原因即政治原因。会昌二年(842)宰相李德裕推荐白季康的儿子白敏中为宰相,唐武宗命其入翰林院为学士;会昌四年,白敏中被拜为中书舍人,到会昌六年,白敏中正式登上相位,居四辅之首。父以子贵,更提高了白季康的知名度。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唐代江南一带流行对城隍的信仰,“吴俗畏鬼,每州县必有城隍神”(《吴中纪闻》)。隋代建县的溧水,这时迫切需要找出一位已故的、为人真直的名人来当城隍,白季康理所当然被选中。在这种背景下,会昌四年,当时的溧水县令决定把县衙让出来作为白府君祠,并派专人,不远千里去下邽迎请白府君神主入祠,称白季康为“白府君”。这样既随了官愿,又合了民意。后来白季康又由白府君逐步被尊为溧水的城隍,并沿至后代。

现在溧水城隍庙虽早已被拆毁,但每年农历四月初一、十月朝(初一)溧水庙会,就是为了纪念白季康这位城隍而形成的传统庙会日。

溧水县城一大怪,城隍庙在城池外

“城隍”既然是守护城池的神,那么城隍庙自然应该坐落在城池的中心地带,然而溧水的城隍庙却在县城外。这是怎么回事呢?上文说到,溧水的城隍庙在唐代初创时设在县衙内,后来城隍庙扩建,县衙迁出,而城隍庙并没有迁址,它怎么由城内跑到城外的呢?用一句话回答:庙未迁,城已移。

唐代溧水县城是座土城,城墙周长五里七步,高一丈多。设五座城门:东门叫爱景门,南门叫永安门,西门叫临淮门,北门叫望京门,东南面还开一城门,叫寻仙门。城呈长方形,东西略长,南北略短,秦淮河穿城而过。县城的重要街道是通济街。城隍庙位于街的北侧,它虽然今日已不存在,但依据今存的庙巷还可定出它大致的位置。这个格局历宋、元两代均无变化。

到了元朝末年,江南一带群雄争霸。朱元璋攻占集庆(今南京)后建吴国,称吴王。据守江西九江的陈友谅,于至正二十年(1360)闰五月攻下太平(今当涂),邀约在浙西的张士诚,共同夹击朱元璋。这一次战争朱元璋取得了胜利。为保集庆,朱元璋下令溧水州知州邓鉴迅速重筑溧水城,作为京城南面的一道防御工事。

至正二十一年邓鉴在重筑城垣时,将整座城池移向秦淮河以南,使秦淮河不再穿城而过,如此可避免新筑县城被洪水冲垮。又借原有河水作城北的护城河。新筑城垣呈椭圆形,周长七百三十丈。改设城门为六座:东面大东门又叫寅宾门(通溧阳路),小东门又叫会景门(通句容路),南门又叫永安门(通高淳路),大西门又叫对阳门(通当涂路),小西门又叫合清门(后改名河清门,通江宁路),北门又叫拱极门(通上元路)。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溧水土筑的城墙又改筑为砖石结构的城墙,但县城格局大体未变。

溧水城垣在明初邓鉴重筑时南移了,而经皇帝加封的城隍庙,却不能随之迁入新城,只得留在秦淮河以北的县城之外了。如今城隍庙虽已拆除,但与城隍庙一墙之隔的庙巷一直沿用至今。

城隍庙辉煌已去,李昌富美名犹闻

溧水县城中,从通济街到交通路有一条老巷子,这就是今天全城最长的一条老巷——庙巷。它之所以叫“庙巷”,是因为在它东侧一墙之隔曾经是城隍庙。溧水城隍庙规模宏大,在江南各县的城隍庙中甚是少见。它南起通济街,北达交通路,西起庙巷,东至实验巷,坐北朝南,南北长290米,东西宽近40米,总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至于它建筑的众多,气势的雄伟,设计的精巧,老人们仍记忆犹新。
11.jpg
大门正对通济街,南面一牌坊,门楣上书“城隍庙”三字,门旁一副楹联:上联是“铁案重平反仰观俯察”,下联是“金汤资保障阴渗阳舒”;楹联两旁还有一副衬联,上联是“执政论事不论心,论心终古少完人”,下联是“事亲论心不论事,论事贫家无孝子”。进入大门,迎面便是诰敕亭。

亭内石碑上刻有南宋高宗皇帝敕封溧水城隍白季康为广惠侯的圣旨全文。亭后是徽恩阁,阁有三层,通高十余丈。取名“徽恩”是表示感谢圣恩的意思。阁底层立有颂扬城隍白季康政绩的碑文和百姓捐款建庙的功德碑。二层东西北三面均有大型壁画。出阁前行,便见一潭清澈池水的涵碧池(俗称放生池),池上建有一座宝庆桥供行人过往。过桥向前便到每年城隍庙会期间演戏的戏台——万年台。

人从台下穿过,沿石级而上便到一长廊,唱戏时如遇雨,长廊可供看戏人躲避风雨。长廊南侧前檐有“肃仪门”匾额,警示人们到此需整理衣冠,端正仪容,然后才能进入正殿。出长廊攀石级北上,便到城隍庙正殿。殿前庭院可见一生铁铸就的大鼎,即香炉,三足虎踞而立,高八尺,重约千斤,鼎上铸有捐款人姓名及钱数。

鼎东西两边各有一株枝繁叶茂的古银杏树,树冠高耸苍劲,树围需二人环抱。庭院两侧是左六司、右六司。正殿中有木雕神龛,帷幔洞开,供奉着一尊泥塑贴金的城隍白季康坐像,身着冠带朝服,供人们敬香朝拜。由正殿后门出去,到庙的最后一进楼房,名叫五凤楼,这里是城隍夫妇的寝宫,有城隍老爷和城隍奶奶的木制神像,并设有床、帷、枕、被等等。

楼后的山丘上,建有一座八角亭,亭中一块青石碑,碑额横刻“怀白亭”三字,下部刻有诗一首:“春风吹我出,信步到孤亭,此地永怀白,唯天可颂青”。溧水城隍庙整体布局、建筑设计都十分精当,建筑工艺水平很高,每座屋宇都是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与庙宇庄严肃穆的气氛相得益彰。

溧水城隍庙初建于唐会昌四年(844),此后多次修建。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与清军反复争夺溧水城,在战斗中城隍庙被毁。清光绪十七年(1891)溧水知县谭日襄请崇贤乡人李昌富主持城隍庙的重建工程,历时8年,于光绪二十四年竣工。上面描述的便是这一次建成后的溧水城隍庙。

农民出身的李昌富是今溧水柘塘镇安山桥村人。他除种田外,农闲时兼做贩卖牛马的生意。家中虽有些田产,但经济并不富裕。他为人忠厚,待人诚朴,尤其热心公益事业。他曾倡议捐资督修柘塘镇境内的圮亭桥和谢凌桥,也曾主持重建大山庙工程,因建庙经费不足他曾卖去自家十多亩田产。当地老百姓都称他叫“李善人”。

谭知县聘请李昌富主持城隍庙的督修工程时,他已经60多岁。可他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到苏州、上海等地溧水同乡家中劝募建庙经费。建庙过程中他又曾卖去自家部分田产补充建庙资金。施工中,他不顾严寒酷暑,全身心投入工程,从不休息,也极少回家。对偷懒工匠他以好言相劝,他的言行深深感动全体工匠,从而加快了工程进度。

经过8个寒暑,1898年溧水城隍庙建成了。李善人的名字也在全县乡村家喻户晓。李昌富76岁去世,安葬那天,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葬的足足有一千多人,人民怀念、敬佩、赞誉这位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只可惜他督建的溧水城隍庙已在文革中被拆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mcnj ( 皖ICP备2021002532号-1 )

GMT+8, 2024-4-20 07:5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